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买卖是最基本的市场行为之一,公正裁判买卖合同纠纷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实质解纷效率深入贯彻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司法工作成效,永春法院找准买卖合同审判指标切入点,不断创新司法工作机制,主动融入县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助力辖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组织领导,扛起 “领头旗”
专班受理。永春法院将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把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任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由院领导牵头组建买卖合同工作专班,对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实行统一受理,快审同判,提升办案质量。
专项分析。常态化开展买卖合同审判指标研判分析会,强化对买卖合同案件质效数据的滚动通报,发布结案预警和类案快审建议,优化买卖合同案件办案质效,做到底数清,目标明,责任实。
专门送达。组建送达专班,对买卖合同案件采取集约送达模式,实现电子诉讼全流程覆盖,发挥电子送达和审送分离优势,提升服务质效,提高送达效率,缩短办案时效,节约司法资源。
深化诉源治理,用好“工具箱”
“引进来”,建立一支调解队伍,实现诉调对接专业化。针对永春特色产业、商户密集、小型买卖合同纠纷多等特点,结合诉源、案源、执源、访源“四源共治”工作思路要求,2023年4月,永春法院联合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向社会聘请78名涵盖各领域专业知识的特邀调解员,有效整合调解人才资源。坚持调诉结合、以调为主、优势互补的方针,依托人民法院“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推动买卖型矛盾源头化解。
“走出去”,定期开展一次企业走访,提升司法建议针对性。主动走访辖区企业,了解司法需求,因地制宜向企业发送司法建议和普法宣传,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防范法律风险,推进新技术、新业态风险防范和纠纷共治,服务新技术聚集与企业发展。
“合起来”,不定期组织一次联动分析会,提高解纷效率。注重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打造市场纠纷直通车,做好与县市场监管局、县工商联、县管委会等部门的衔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辖区内实行对买卖型矛盾纠纷的预警监控,设立经营异常企业名录等举措,做到经营风险共防、矛盾纠纷共解、社会信用共治,实现资源有效整合、优势互补,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府院良性联动,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平稳有序发展。
加大执行保障,出准“杀手锏”
坚持零容忍。永春法院联合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大对失信人员和失信企业的线上线下披露曝光,扩大群众监督渠道,积极督促被执行人和被执行企业自觉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完善社会治理,擦亮社会诚信品牌。
坚持重遏制。雷霆出击,开展多场专项行动。将善意文明执行和依法强制执行相结合,围绕涉企案件精准适用拘留、强制腾退等执行措施,最大化兑现胜诉企业权益,促进企业经营资本的回收。近一年共开展涉企专项执行行动10场,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件执结率达100%。
坚持长震慑。注重加强分级分类管理,加大惩戒力度。对恶意逃废债主体予以有力惩戒,同时避免简单“一刀切”的信用惩戒措施对自动履行、积极履行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尽可能减小对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就业的负面影响,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最大化。
下一步,永春法院将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意识,围绕“公正和效率”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审判质量管理指标“指挥棒”“晴雨表”的重要作用,聚焦买卖合同纠纷“小切口”,坚持快办、优办,紧盯源头治理,加大执行力度,努力提升审判质量、效率、效果,切实推动永春县营商环境更好发展。